咨询客服:022-58107752

质量之魂,存于匠心

资料中心

糖尿病

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及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种慢性、全身性、代谢性疾病,主要特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(或)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慢性高血糖,并伴有脂肪、蛋白质以及水、电解质甚至酸碱代谢紊乱。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,主要包括微血管并发症(糖尿病视网膜病、肾病、神经病变)和大血管并发症(心、脑和周围血管病变)。与糖耐量正常者相比,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是糖耐量正常者的2~4倍。人群前瞻研究资料显示,无糖尿病者首发心肌梗死存活的患者的8年存活率与有糖尿病而无心肌梗死患者的8年存活率相似,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。
糖尿病是遍及全球的主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之一。国际糖尿病联盟推测,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(其中成人53亿),成人糖尿病(2型)患病率达6.3%,糖耐量受损(IGT)为9.O%。按此推算2025年全球将有3.33亿糖尿病患者和4.72亿IGT患者。我国于2002年进行全国营养调查的同时也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,在31个省市调查了18岁以七的人群共52 416人,糖尿病(2型)患病率为2.69%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07--2008年期间,调查了我国部分大城市≥20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。结果显示,糖尿病平均患病率为9.7%,糖尿病前期状态患病率为15.5%。
我国的糖尿病具备以下流行病学特点:(1)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和体重增加密切相关;(2)总体上说,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城乡差别明显,城市高于农村,大城市高于小城市。但糖尿病前期呈现农村高于城市的趋势,预示着未来农村的糖尿病患病率会持续上升;(3)男女性别患病率差异不大。
糖尿病可分为1型、2型、其他类型及妊娠糖尿病4种。在我国,95%以上为2型糖尿病。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空腹和(或)餐后2 h血糖,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确诊。目前我国使用的糖尿病和其他类型高血糖诊断标准是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及国际糖尿病联盟(IDF)提出的(表10)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,只要有一次血糖异常达到以下糖尿病诊断标准,即町被确诊为糖尿病;如果患者无糖尿病临床表现,则需要在不同时间重复检查血糖,有2次以上的血糖值达到以下糖尿病诊断标准,方可被确诊。 

附件下载:

关注世纪亿康
随时随地了解新资讯

Copyright @ 2018 世纪亿康(天津)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津ICP备16006076号 技术支持:云创联合 [后台管理]